Skip to Main Content

高盐饮食可能会增加心律不齐风险

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医学年鉴》(Annals of Medicin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膳食中盐的摄入量与心律不齐有关。该研究为全球首次将食盐摄入量与心律不齐这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心脏病联系起来。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仅在英国就影响了约10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的人中风的风险增加,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因此,避免高盐饮食就为预防心房颤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目前医学界已知过量摄取盐分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特别是高血压、心肌梗塞和中风。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十九年间跟踪了716名中年男性和女性,以此观察高盐摄入量是否也是房颤的危险因素。该团队最终在该队列中发现了74名患有新发房颤的患者,并基于这些患者与人群平均盐摄取量计算了发病率的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高盐摄取的人房颤发生率更高。在考虑了其他几个风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吸烟)后,盐摄取与发生房颤的风险独立相关。 来自芬兰奥卢大学的本文主要作者Tero Pääkkö说:“本研究首次在全球提供了证据,证明了高盐饮食可能会增加新发房颤的风险,过量摄入食盐对我们心血管健康有害。 。 “虽然本证据尚且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但我们的结果表明,减少食盐摄入能为已经存在患心房颤动风险的人群带来好处。”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我们的研究中100名年龄在65岁或以上的人中的7人已患病。因此,随着人群寿命的继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罹患该疾病的人数将急剧增加。确认高膳食盐摄入量与该疾病的关系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依据,使其可以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干预并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病率。 “据估计,全球人口超过四分之三的食盐摄取来源于加工食品,减少人群的盐摄入量可能对新发房颤和整体心血管疾病产生巨大的益处。”Pääkkö解释说。 但作者也强调了该项研究的研究结果尚属于初步阶段,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性研究进行检验。本研究中新发房颤病例均是因为患者需要急诊诊治才被诊断的,因此发病率可能被低估。同时,本研究中每个个体的食盐摄入量是通过其饮食记录中每周食物的构成来进行估算的,并假设研究个体的饮食习惯在随访期间没有变化,因此该摄入量并不完全准确。 期刊介绍 Annals of Medicine 2017年影响因子:3.007   内容简介 此书专为高年级本科生设计,可以作为材料研究人员的一本有用的参考书,第三版《材料的物理性能》建立了材料光学、热学、电子、磁学和机械性能的控制原则。使用原子和分子方法,材料科学概论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领域调查和理解未来材料的基础。作者对材料科学的应用、当代和经典文献的广泛参考文献以及350个章末问题进行了评论。此外,学生可以利用独特的教程来引用这些原理,从而理解众多应用程序,例如影印、磁性设备、光纤等。 经过全面修订和更新的第三版书籍包括了新材料和工艺,例如拓扑绝缘体、3D打印以及有关纳米材料的更多信息。新版本现在还在每章末尾增加了学习目标和一个包含500多个条目的词汇表,以便快速参考。

癌症治疗的新进展:磺胺类碳酸酐酶IX

当前开发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有三个重要缺陷:显著的副作用、治疗无效和选择性偏向。这些缺陷代表了不断追求新型癌症治疗药物的驱动力,研究有效的和具有肿瘤选择性化疗药物是癌症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近日,在发表在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Journal of Enzyme Inhibition and Medicinal Chemistry上的一项研究中,几位来自土耳其哈兰大学的学者检测了抑制碳酸酐酶IX(CA IX)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作用,发现磺酰胺衍生物抑制剂具有抗癌的效用。 碳酸酐酶IX(CA IX)是缺氧引起的肿瘤细胞pH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控活动引起的化学缓冲系统有助于维持癌细胞的内pH的稳定,并可导致许多实体肿瘤细胞外的酸中毒特性。因此,在保护癌细胞免受由糖酵解机制引起损伤的同时,由于细胞外酸性,它们也可以表现出转移活性。据此推断,对该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效应器进行干预可对肿瘤生长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已有研究证明,在几种肿瘤模型中,多种类型抑制剂(如磺胺类,香豆素类)对CA IX的抑制效果可以在体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且能抑制癌细胞转移,而不产生非特异性毒性。该研究还发现,这些抑制剂与常规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相结合可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 据推测,癌细胞能够维持高的内pH,抑制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内酸中毒是细胞早期凋亡的触发因素。因此,降低细胞内pH可能会导致细胞凋亡。近期的体外和体内抗癌活性实证研究表明,磺酰胺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抗癌活性可通过多种机制发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抑制肿瘤相关的CA亚型,例如CA IX和XII。 哈兰大学几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磺酰胺衍生物抑制剂处理的HeLa宫颈癌细胞内外酸性平衡被破坏,CA IX在调控癌细胞外pH方面的功能未能实现,这证明了因抑制CA IX导致在HeLa细胞中产生了选择性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自然机制,是治疗癌症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靶点。 该研究结果表明,磺酰胺衍生物能够减少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希望。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Enzyme Inhibition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17年影响因子:3.638 Journal of Enzyme Inhibition and Medicinal Chemistry发布关于酶抑制剂和抑制过程、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相互作用对研发医药制剂和抗癌剂的影响及其反应的新知识和发现成果。

减少肉类和乳制品消费量,延缓气候恶化

根据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Climate Policy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为达到2030年时气温升高不超过1.5˚C这一目标,畜牧业就可以占到允许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预算中的近一半,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可谓是实现气候目标战略的关键部分。 哈佛法学院养殖法律和政策研究员Helen Harwatt博士建议,食用植物而非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将极大地帮助实现气候目标,降低无法达成目标的风险。 作为缓解气候恶化承诺的一部分,Harwatt博士首次提出了这一份三步走策略,即逐步用植物来源的蛋白替代动物蛋白。这三步分别是: 认识到目前的牲畜数量已达到顶峰并需要减少(“牲畜高峰期”)。 开始逐步减少牲畜来源产品的生产,尤其是那些产生最高水平温室气体的的产品,比如牛肉,牛奶,猪肉等(“最差的优先”方法)。 根据一系列标准评估合适的替代产品,此标准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土地使用率和公共健康效益(“最佳可用食品”方法)。 Harwatt博士进一步指出,最近的证据表明与目前的食品系统相比,从动物转向植物蛋白质,仅在美国就有可能为另外3.5亿人提供食物。 而既往研究也表明,减少肉类和乳制品消费还能带来其他好处,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人类健康。 文章报道,目前世界上的牲畜总量约为280亿只,是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两种温室气体的最主要来源。其中最棘手的是甲烷,因为其在未来二十年内使全球变暖恶化的潜能比二氧化碳高85倍。预计到2030年,畜牧业的甲烷排放量将增加60%,因此甲烷的产生必须要大量而快速地减少。 Harwatt博士指出: “鉴于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甲烷产出的巨大占比,转变蛋白质来源能为实现巴黎温度目标和短期内减少气候变暖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还能带来众多非温室气体相关的益处”。她同时补充说,“如不能实现蛋白质来源转换则会增加超出温度目标的风险,并需要从其他生产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于2020年开始进行的巴黎协定新版本如纳入转变蛋白质来源目标则可谓更为理想,而今年12月的COP24大会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开展这一重要对话的绝佳机会。” 该文章认为各实体部门,比如企业们可以带头开展这些工作。例如,Harwatt博士在其供职的英国国际慈善协会(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UK, HSI)的食品服务部中,已开始实践他提出的蛋白质来源转换三步走策略。 HSI所开展Forward Food计划中提供了面向公营或私营部门的厨师的免费植物性食物烹饪培训。在这里,Harwatt博士和其他专家也站在HSI的角度评估与食品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他们可以通过减少购买动物产品,优先解决“最坏的问题”和用最佳可用食物替代动物来源蛋白质,也就是三步走策略,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Harwatt博士评论说:“食品行业已经在以上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并证明蛋白质来源转换是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我们需要政策制定者在更大,更快的范围内创建符合巴黎标准的食品生产体系,其中蛋白质转换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与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签订谅解备忘录

2018年10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与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学术期刊全球出版总监Leon Heward-Mills等一行六人会面,就合作开展学术期刊和全球智库评价、举办相关学术论坛、学术出版物合作、同行评审专家培训等共同感兴趣的事宜进行了友好协商并签订谅解备忘录。评价研究院张青松、钟慧等参加会面。 荆林波院长首先向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各位代表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组成、定位以及重要项目,着重说明了近几年来包括全球智库评价在内的科研成果和未来希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努力方向。Leon Heward-Mills先生表达了作为国际知名学术出版商对于评价研究院工作的支持、认同及合作的愿望。双方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共同致力于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引领更高层次的知识追求;第二、为加强学术诚信制度建设提供咨询和服务;第三、在条件成熟时签订《开放获取期刊源数据及全文书籍保存许可协议》,向社科院提供开放获取学术资源;第四、发展出版商和评价研究院学术出版合作;第五、推广知识共享与学术期刊出版的各方面工作。 会面在双方签订谅解备忘录后结束。 》点击查看英文新闻稿《

大多数单身女性寻求冷冻卵子服务以避免“生育恐慌”

一篇发表在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人类生育》(Human Fertility)期刊上的新研究发现,大多数因非医疗原因寻求冷冻卵子服务的单身女性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生育恐慌”(因为想要得到自己的孩子而进入不明智的伴侣/婚姻关系)。该研究还提出,提供相关服务的诊所需要加强评估,认真审视这些冷冻卵子是否真的会用于妊娠。 De Montfort大学复制研究中心的Kylie Baldwin博士和Lorraine Culley教授采访了31位出于“社交”原因冷冻卵子的女性,其中84%是单身。该研究详细询问了这些女性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冷冻卵子过程的体验,以及他们冷冻的卵细胞未来用于妊娠的可能性的信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单身或目前伴侣不愿意养育儿女是这些女性冷冻卵细胞的最常见原因。有参与者称冷冻卵子为她们提供了解决麻烦的可能,为她们提供更多的“空间”,减少了再去寻找合适伴侣的压力。 许多参与者表示希望永远不需要使用这些冷冻的卵细胞,并表达了在未来与伴侣自然怀孕的意愿。部分参与者还表示,就自身情感而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是很困难的,她们更愿意与忠诚的伴侣一起自然生育,而不是去冷冻卵子。 令人担忧的是,女性在考虑冷冻卵子时可获得的信息是不足的。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表示,他们所接触的诊所无法告知她们这些卵细胞未来活产的可能性,求医过程中也缺乏关于冷冻之后需要做什么和其结果的详细讨论。并且在进行冷冻的女性平均年龄为37岁,但其中多数都未获得临床或年龄相关的信息。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考虑进行冷冻卵子(尤其是在欧洲),该研究的作者呼吁相关人员需要更积极地来支持女性完成这一过程。 Baldwin博士说:“尽管冷冻卵子的女性数量仍然很少,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利用其延长求得自己的孩子的时间窗。提供这种技术的诊所有责任通过详细评估求医者的情况,提供基于其当时年龄所冷冻的卵子未来活产可能性的信息来支持冷冻卵子的决策。” “此外,应告知女性成本和风险、冷冻卵子对于生理和心理的要求,以及试管婴儿技术的信息。” “诊所还应该了解正在接受冷冻卵子的女性的特殊情感需求,这些女性比试管婴儿妈妈更有可能在没有伴侣支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不确定和模糊的医疗服务。” 期刊介绍 Human Fertility 人类生育 2017年最新影响因子:1.438 人类生育率是一本领先的国际多学科期刊,致力于进一步研究和促进人类生育和不育领域的良好实践。主题包括从分子医学到医疗保健服务的范围,并且欢迎来自与人类生育有关的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者的投稿。同时,《人类生育》是英国生育协会是官方期刊。

回到页首

We are using cookies to provide statistics that help us give you the best experience of our site. You can find out more in our Privacy Policy. By continuing to use the site you are agreeing to our use of cookies.